哪些食物能缓解治疗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食疗方法有哪些?
2024-05-27 10:28:20 来源: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贫血疾病,会对健康造成很多不利的影响,需要通过一些方法调理恢复,以免对健康造成进一步伤害,那么哪些食物能缓解治疗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食疗方法有哪些?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食物有很多,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吧。
1、缺铁性贫血吃什么好
由于缺铁性贫血患者多伴有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症状,故除在食物的烹制时要注意色、香、味、形之外,还要尽量把饭菜煮熟、做烂,并花样翻新,以增进食欲,有利于消化,尽可能多地摄取营养物质。
猪肝:性温,味甘苦,功能补肝养血,明目,适宜缺铁性贫血患者食用。猪肝含有丰富的铁、磷等矿物质,是人体造血不可缺少的原料,同时猪肝又是高蛋白质食物,故宜食之。
羊肝:性凉,味甘苦,功能益血,补肝,明目,适宜缺铁性贫血患者食用。羊肝是高蛋白的食物,磷、维生素A的含量也较丰富,故宜食之。
鸡蛋黄:性平,味甘,功能滋阴润燥,养血息风,适宜缺铁性贫血患者食用。鸡蛋黄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磷、维生素A,故宜食之。
菠菜:性凉,味甘,功能养血止血,下气润燥,适宜缺铁性贫血患者食用。菠菜中含有较丰富的铁元素,有补血作用,故宜食之。
芹菜:性凉,味甘苦,功能清热利湿,平肝凉血,适宜缺铁性贫血患者食用。芹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钙、磷、铁等微量元素,故宜食之。
油菜:性凉,味甘苦,功能清热解毒,散血消肿,适宜缺铁性贫血患者食用。油菜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故宜食之。
苋菜:性凉,味甘,功能清热解毒,补血止血,利尿除湿,通利二便,适宜缺铁性贫血患者食用。苋菜含有较丰富的铁、磷、钙和维生素等成分,故宜食之。
荠菜:性平,味甘,功能清热止血,平肝明目,和脾利水,适宜缺铁性贫血患者食用。荠菜的铁、钙、磷含量较丰富,故宜食之。
西红柿:性凉,味甘酸,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平肝,生津止渴,健胃消食。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等成分,且有开胃消食的作用,故宜食之。
杏:性温,味酸甘,功能润肺定喘,生津止咳,适宜缺铁性贫血患者食用。杏肉中含有较丰富的铁元素,故宜食之。
桃:性温,味甘酸,功能生津止渴,补心活血,消积润肠,适宜缺铁性贫血患者食用。桃中的铁元素较一般水果为多,故宜食之。
李子:性平,味甘酸,功能清肝涤热,生津利水,适宜缺铁性贫血患者食用。肝脏有储藏、调节血液的功能,故养肝即可养血,再则,李子中的铁含量也较一般水果为多。
葡萄:性平,味甘酸,功能补气血,强筋骨,生津,利尿,适宜缺铁性贫血患者食用。葡萄含有丰富的铁质,可改善贫血症状,故血虚者及产后适量进食葡萄,或饮葡萄酒,有助于血液循环,提高血色素。
樱桃:性温,味甘酸,功能滋养肝肾,补气益中,祛风除湿,适宜缺铁性贫血患者食用。樱桃含有丰富的铁质,是苹果、梨、橘子的20倍以上,此外,又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
山药:性平,味甘,功能健脾补肺,固肾益精,适宜缺铁性贫血之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者食用。山药补而不腻,香而不燥,宜为贫血者滋补之品。山药有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的作用,并能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故贫血者宜常食用。
龙眼:性温,味甘,功能生津润燥,补心养血,适宜缺铁性贫血者食用。龙眼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铁质,且有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故宜食之。
莲子:性平,味甘涩,功能补脾涩肠,养心益肾,适宜缺铁性贫血之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纳少便溏者食用。可取莲子、糯米各适量,煮粥食用。
桑葚:性寒,味甘,功能滋阴清热,补益肝肾,适宜缺铁性贫血者食用。
核桃仁:性温,味甘,功能温补肺肾,润肠通便,适宜缺铁性贫血之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形寒肢冷、耳鸣眩晕、神疲肢软以及男子阳痿、女子闭经者食用。
海参:性温,味甘咸,功能补肾益精,养血润燥,适宜缺铁性贫血之面色萎黄或苍白无华、形寒肢冷、耳鸣眩晕、神疲肢软、小便清长以及男子阳痿、女子闭经者食用。
2、缺铁性贫血食疗方法
1、取龙眼干、大枣各12克,花生米15克,糯米50克,红糖适量,煮粥食用。
2、将桑葚加水熬制成膏,每服1匙,每日2~3次,用温水和黄酒调服。
3、取核桃仁1~2枚,生姜1~2片,共细嚼慢咽,每日早晚各服1剂。
4、取水发海参30克,人参3克,粳米100克,共煮粥食用。每日1剂。
缺铁性贫血患者应忌食下列食物:苦瓜、莲子芯、花椒、辣椒、大蒜、葱、洋葱、冬瓜、丝瓜、萝卜、竹笋、莴笋、甜菜、莼菜、空心菜、韭菜、茄子、蘑菇、海带、裙带菜、螃蟹、蚌肉、田螺、螺蛳、蛤蜊、蚬肉、西瓜、甜瓜、梨、甘蔗、柿子、罗汉果、猕猴桃、菱角、桂皮、八角茴香、小茴香、丁香、胡椒、白芥子、茶叶等。
3、如何预防贫血疾病
1)首先应强调对引起贫血的病因的防治,因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应纠正出血的原因。
2)积极防治寄生虫病尤其是钩虫病,对月经过多或经产妇以及妊娠期妇女应当使用铁强化食品或补充铁剂。
3)对婴儿和早产儿应及时添加强化食品,合理喂养。
4)在接触有害物质的生产工人中,应加强劳动保护
5)在日常生活中不滥用药物,严格掌握适应症。